老年人容易患上多种疾病,而同时又伴有器官、组织结构的退化,生理、生化功能的减退等。这些改变导致老年患者自身对药物处置能力的变化,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增多。这一切都提醒我们,老年人用药有诸多禁忌。
一忌药量过大种类过多
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,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,肾脏的排泄也较慢,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比青壮年人应有所减少,用药种类也不宜过多。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,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多。例如老年人治疗失眠的常用药地西泮(安定)的半衰期延长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,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增加。地西泮在20岁青年人体内的半衰期为20小时,80岁的老人约为90小时,其毒性反应也相应从1.9%升至7.1%~39%。故老年人服用地西泮应当减半。
二忌偏听偏信
许多老年人在患病初期, 都抱有希望尽早治愈的急切心理, 跑遍各家知名医院。一旦短期内收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,他们往往放弃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,另觅他途,或者更换医院、更换药品,或者偏听偏信, 根据别人的用药经验进行治疗。有些老人甚至听信小广告的虚假宣传,赔了钱财,又延误了治疗时机。
俗话说得好,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何况目前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尚无完全根治的疗法。药物治疗也需要一个过程,着急只能增加心理负担,对疾病的治疗没有好处。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,医生的治疗方案也是量体裁衣,用药种类、剂量都会有所不同。盲目使用他人的治疗方案,等于拿别人合适的衣服往自己身上套,弊端太多。
偏听偏信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,有些老年患者深受疾病的困扰,往往寄希望于所谓的祖传秘方、灵丹妙药和最新科技,再加上老年人耳根软,容易成为被忽悠的对象。我国法律禁止处方药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,而在电视报纸上进行宣传的不是保健品就是非处方药。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的治疗药物,绝大多数都是处方药。如果碰到报纸、杂志甚至小广告上的药品宣传,在购买之前应该问一问,是正规药品吗?是处方药吗?至于“包治”“不用服药”、“××日见效”这类说法,更是不要轻信。
三忌不遵从医嘱
不遵医嘱有两种情况:一是超量服用,二是减量服用。
前者是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治病心切,擅自增加用药剂量,认为这样可以好得快一些。可是,药物的剂量加大,对肝肾的负担也就随之增大。疾病的好转需要一个过程,盲目增加药量非但无益,反而有害。另一种情况是老年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了解,担心产生依赖性或副作用,擅自减少用药剂量,甚至认为症状减轻就可以停药。
以高血压治疗为例,降压药的服用要从小剂量开始,观察降压幅度和不良反应,合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药物相互干扰,老年人的治疗目标可以至正常高值(140/90mmHg),不宜过于追求血压指标。又由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多为长效降压药,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小,但一般要吃到7天甚至4~6周才能看到效果。所以刚吃一两天效果不明显,并不能说明这种药物无效。
四忌乱用补药
老百姓当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偏见,认为以人参为代表的滋补品再怎么吃都对身体有好处。
实际上,这类补品也应该在辨证论治的情况下使用。人参虽然可以大补元气,适合大汗、大泄、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的元气虚极欲脱,可以补益心气,改善心悸、胸闷气短、失眠梦多、健忘等,但也不宜久服。长时间服用会引起腹泻、失眠、神经过敏、血压升高、忧郁、性欲亢奋、头痛、心悸等不良反应。
链接:有些药为何用胶囊
最近曝光了很多品种的胶囊药的安全问题,有人就想,能不能把胶囊掰开,光吃里面的药?这是不可取的。药物采用胶囊的形式有几种目的:掩盖苦味及臭味,减少药物刺激性,延缓药物释放,控制药物释放部位等。如果将胶囊掰开服用,会使某些药物难以下咽,刺激食道(如双膦酸盐类骨质疏松药),对胃黏膜也会有损伤(如非甾体抗炎药)。而肠溶胶囊和缓控释胶囊如果掰开服用,将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