碘缺乏病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。通过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,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。然而,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,需要长期坚持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,特别是普及防治知识,指导公众科学补碘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内容。
什么是碘?碘和人体健康有什么联系?
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,它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-50毫克。人体摄取的碘约80~90%来自食物,10~20%来自饮水,来自空气的碘不足5%。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,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,参与身体新陈代谢,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,促进人体,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。
人们都称碘为“智力元素”,这是为什么呢?
在脑发育的关键时期,也就是从胎儿期到出生后3岁,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甲状腺激素,碘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,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,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,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,严重的造成克汀病、听力障碍、智力损伤等。
那碘缺乏病是什么?人体为什么会出现碘缺乏的情况呢?
碘在人体的作用不容忽视,它与维生素A、铁元素并列为人体最重要三大微量元素。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,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。碘缺乏病可以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、容易疲劳、精神不集中、工作效率下降,也可以表现为甲状腺肿(大脖子)、严重的可能造成流产、聋哑、智力损伤等等。
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代谢,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,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-3个月。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,而且必须每天摄入。摄入的碘少了或者不摄入碘了,就会造成身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,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,即碘缺乏病。
天津这样的沿海大城市是否比内陆地区碘更多了?有没有过量呢?
近年来,国家卫健委、天津市卫健委分别在沿海城市做过专项调查,发现人群碘营养水平与是否处于沿海城市并无直接关系。因为人体碘营养的来源有两个,一个是饮水中的碘,另一个则是饮食中的碘(包括加碘盐中所提供的碘)。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,天津虽然是处于沿海地区,海水之中含碘量相对较多,但只是食用单纯海鱼海虾当中的碘,还不足以满足人体所需。虽然海带和紫菜的含碘量高,但是我们食用的频次和数量少。
另外,沿海地区的居民,为达到碘营养充足,所需的碘仍有63.5%要从碘盐中获取。因此,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加碘食盐。尤其是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和儿童,除个别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外,更需要补充碘营养,从而避免对胎儿造成永久性智力损害。
感觉有很多人都发现了甲状腺结节,那么甲状腺结节啊这些甲状腺疾病多发,是否与碘过量有关?
目前群众中存在关于甲状腺疾病流行的传说,确实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周围一下子冒出来很多甲状腺结节、慢性甲状腺炎的患者。但是这样一种所谓的“高发”疾病,其实仅仅是被发现得更早而已,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更关注了,社会单位福利覆盖更好了,所以人们接受体检的概率也更高了,因此发现的各种早期甚至早早期甲状腺疾病更多了。甲状腺B超诊断的普及是近年来甲状腺结节、甲状腺癌检出率升高的主要原因,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,没有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会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。另外,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,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、稳定或下降,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。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,恶性度低,预后良好。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,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。
现在很多人都吃无碘盐,这样做对吗?
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,其实对于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必要去食用无碘盐,要知道今天这样的碘营养状态来之不易,如果听信谣传去选择无碘盐,那么很快又要回到解放前碘缺乏的状态了。另外对于妊娠期妇女、哺乳期妇女、生长发育期儿童尤其应该强调加碘盐的使用,千万不能吃无碘盐,不然耽误一辈子和下一代责任太重大了,恐怕谁也负担不起。
有没有人不宜食用碘盐呢?
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甲状腺炎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少数人,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。
具体情况看,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后居民还需继续食用碘盐吗?
虽然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,但是碘缺乏危害是自然环境缺碘造成,而我市自然环境缺碘状况是不能改变的。并且最近两年的监测结果显示: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不到70%,低于标准规定的90%,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,如果我们不食用碘盐,人们又会因摄入碘不足而受到碘缺乏危害。为此,绝大部分居民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,在碘缺乏地区,碘盐应该世世代代吃下去。